媽媽們都時常再問,到底什麼時候才可以給寶寶餵食副食品???
一般來說,副食品的添加時間點應該為滿4~6個月!
剛開始的添加副食品的期間,即是4~6個月大左右,為寶寶在適應副食品的階段。媽媽們其實不用過度強求寶寶的進食量。
應該要鼓勵寶寶對飲食產生興趣才是第一個要件!
除了藉由月齡判定之外,還有其他方式可以來判斷寶寶是否需要添加副食品。
1.體重:寶寶體重達到出生時的兩倍(女寶寶不小於5Kg、男寶寶不小於6Kg)
2.喝奶量:母乳餵養的寶寶,餵養次數明顯增加。喝配方奶的寶寶,與平常奶量相同但能然哭鬧、想吃。
3.身體發育:寶寶能控制上半身,可以透過轉頭、前傾、後仰等動作來表示是否想吃食物。
4.行為:寶寶有類似於搶拔拔麻麻的飯、碗筷之類的行為時,說明寶寶對吃飯有了興趣。
必須強調的是,在添加副食品時,千萬不要著急,應該是循序漸進,增加食材種類。
另外也是以寶寶的接受狀況為標準,而不是家長們的主觀喔!
這邊提供四種觀念給拔拔麻麻們:
1.從一種到多種
媽媽們要按照寶寶的營養需求和消化能力,逐漸地增加食物的種類。當寶寶滿4個月後,最好的副食品應該是米糊(很稀的粥),這樣不會使寶寶的唱為負擔過重。
當寶寶滿6個月時,就可以適當的添加一些蔬菜泥,7~8個月後在開始添加蛋黃、肉泥等食物。
2.從稀到稠
開始添加副食品時,寶寶都還沒長出牙齒。因此媽媽只能給寶寶餵食流質食物,例如米糊、蔬菜泥、水果泥等等。
隨著寶寶慢慢長出牙齒,再逐漸增加半流質食物,最後發展到固體食物。
3.從小到大
剛給滿4個月的寶寶餵食副食品時,除了補充營養素之外,也是鍛鍊寶寶的吞嚥能力。當寶寶再大一歇,嘴巴的咬肌也都發育比較好,同時也會剛始長牙。
媽媽們就可以逐步的發展到固體食物了,如軟飯、麵條、嬰兒麵包等。另外食物的顆粒也可以做的粗大一歇,有利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。
4.從少到多
每次吃副食品的時間應該安排在兩次母乳或是配方奶之前,先吃副食品,再緊接著餵奶。讓寶寶一次吃飽,避免少食多餐。
因為少食多餐,不僅會影響寶寶進食的興趣,還會影響消化。一般是一天吃兩次副食品,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,再逐漸增加次數。
添加副食品需要注意的地方:
1.勿過早、也別晚
新生寶寶的消化器官很嬌嫩,消化線不發達,許多消化酶也尚未形成,如果過早餵食副食品,會增加寶寶消化功能的負擔,容易造成寶寶腹脹、便秘、厭食等症狀發生。
另一方面,不建議過晚餵食副食品。超過6個月還沒有餵食的話,寶寶已經無法從母乳中獲取足夠的營養了。這不僅會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,還會因為缺乏抵抗力而導致寶寶生病。
2.適量一點,粗細混搭
寶寶雖然可以吃副食品了,但是消化氣官還是很嬌嫩,媽媽們千萬不能讓寶寶隨心所欲,要吃什麼就吃什麼,想吃多少就給多少。
這位造成營養的不均衡,造成寶寶偏食、挑食等不良習慣。所以媽媽們再給寶寶準備副食品時,應該要注意內容物的搭配。
有些寶寶因為不習慣咀嚼或不喜歡吃某種食物,會用舌頭將食物往外推,媽媽們這時候不要著急,最好能給寶寶示範如何咀嚼食物並且吞下去。
這樣會讓寶寶認為,「媽媽愛吃、寶寶也愛吃」,這是小小的撇步喔~